殡葬文化之送葬、下葬、墓祭礼
(1)送葬:棺材从灵堂抬至大道,即路祭、发引、上轿、摔老盆后送往墓地称送葬。
(2)告祖礼。棺材抬到墓地后,在下葬前,先告知祖宗,然后下葬。告祖词是:“今天XX老府君,寿终正寝,安葬于祖莹X侧,入土为安,恐有惊吓,特此告祖,敢告。” 如果亡人是女性告祖词是:“今天X门X氏X老太君,寿终内寝,安葬于祖莹X侧,入土为安,恐有惊吓,特此告祖,敢告。”
(3)下葬。告祖后,随即下葬。下葬后,执事宾领孝子女察看下葬的方位、向口、墓穴的尺度及距离是否适当(百米内不能有障碍物、树木、别人家的祖坟)。然后,再请娘家客看一下,对此有无意见,最后,执事宾说:“抬棺的忙客请不要搭弓离位孝家礼当四叩。”起身一揖之后,执事宾说:“众亲友莫离位搭弓,孝家礼当四叩,请受礼。”客人说:“今天,是俺XX仙逝(或三周年)大祭,承蒙众位劳力费心,在此,向众位宾客表示由衷的致谢,一司耳四叩。”
(4)执宾请孝眷顺墓坑转三圈,每走一步抓土一把抛向棺材,以示对老人最后一次的关怀(山东蒙古族人对此的解说是:把老人送进南北坑,抛土不能让别人先抛,否则有大不敬之说)。也有人说这是'棺上撒厚土,子孙后代辈辈有厚福”之意。事毕,行墓祭礼的主次于堂祭排列相同,上林的亲友,按照顺序行完封墓礼之后,执事宾说:“请众亲友留步,(或大宾留步)孝眷还有一;孝眷圆坟后,忙客尚未封坟之前,娘家的重亲要行望框礼,其他陪祭的宾客不参加,行此礼主要是娘家的宾客,向死者行最后一次永别礼。一揖四叩,从作揖时就痛哭,一直到礼毕起身为止。
(5)墓的“向口”。墓的“向口”是埋葬的一件大事。常言说:“把爹娘送到南北坑就算当儿女的尽完了孝心”。“南北坑”是指'坟墓坑”,正南正北的“墓坑”是没有的,多少都有点斜度。这斜度就叫向口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一般埋葬的方法由南逛东或“东南向口”的较多,叫“正向”;但为了“赶风水”,也有埋“向南逛西”或'西南”的叫“偏西,’;还有极少数埋成东北向或西北向叫“倒向”等。主墓确定以后,子孙死后入老莹都要照样子埋葬。
封墓时给死者烧纸,连同牌位一起烧掉。孝家去掉腰中系的麻绳,把手中的哭丧棒丢在坟的四个角。埋坟人把坟埋好,并把纸蟠插在坟头上。孝家回到停棺屋内,再把坟墓上抛的土所剩下(抓一把抛半把,剩下的半把用孝衣抱回家)的一些土撒在自家屋内、院内。此时整个丧葬程序告一段落,执宾另行礼节。转自https://www.syszly.cn/bzwh/196.html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